本文是学习GB-T 12183-2018 空中交通管制机载应答机通用规范.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,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本标准规定了空中交通管制机载应答机(以下简称应答机)的技术要求、测试方法、质量评定程序,
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要求。
本标准适用于应答机的设计、生产和验收,是编制应答机产品标准的基本依据。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
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JB 74A—1998 军用地面雷达通用规范
GJB 150.2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2部分:低气压(高度)试验
GJB 150.3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3部分:高温试验
GJB 150.4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4部分:低温试验
GJB 150.5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5部分:温度冲击试验
GJB 150.9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:湿热试验
GJB 150.15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5部分:加速度试验
GJB 150.16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6部分:振动试验
GJB 150.18A—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8部分:冲击试验
GJB 151A—199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
GJB 152A—199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
GJB 181B—2012 飞机供电特性
GJB 899A—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
GJB 2072—1994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
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10《航空电信》第四卷 监视雷达和防撞系统(ICAO Annex
10 Volume IV
Surveillance Radar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)
应答机根据应答模式通常分为:A/C 模式应答机和S 模式应答机。
4.1.1.1 应答模式
应能正确检测询问机 A/C 模式的询问,并做出应答,询问格式如图1所示。
GB/T 12183—2018
MA:8μs±0.2μs
style="width:7.50669in;height:3.49998in" />0.8 μs ⊥0.1μs
图 1 A/C 模式询问格式
4.1.1.2 应答特性
4.1.1.2.1 框架脉冲
框架脉冲应由两个间隔为20.3μs±0.1μs的脉冲F₁ 和 F₂ 组成,如图2所示。
style="width:11.90667in;height:1.79344in" />
图 2 应答代码的组成
4.1.1.2.2 信息脉冲
信息脉冲从第一个框架脉冲起,应以1.45 μs
的增量间隔排列(如图2所示),其代号和时序位置排
列见表1。
表 1 信息脉冲代号和时序位置排列 单位为微秒
|
|
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GB/T 12183—2018
表 1 (续)
单位为微秒
|
|
---|---|
|
|
|
|
|
|
|
4.1.1.2.3 特殊位置识别(SPI) 脉冲
在 A 模式应答时,除规定的信息脉冲外,可与信息脉冲一起发送SPI 脉冲。
SPI 脉冲的位置应在第
二个框架脉冲之后4.35 μs±0.1μs处(如图2所示),发送持续时间应为15 s~30
s。
4.1.1.2.4 应答代码
4.1.1.2.4.1 A 模式代码
应为二-八进制编码,从“0000”到"7777"共4096种识别代码,排列顺序为
A₁A₂A₁B₁B₂B₁C₁C₂C₁D₄D₂D₁ ,
其中包括3个特殊代码:
a) "7500" 表示飞行器受到非法干扰(HIJ);
b)"7600" 表示通信故障(COM);
c)"7700" 表示紧急状态或机械故障(EMG)。
4.1.1.2.4.2 C 模式代码
接收绝对大气高度数据,按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10《航空电信》第四卷第3章附录中二次雷达
气压高度转换表的要求,转换成 C 模式代码。
4.1.1.2.5 应答脉冲波形
主要技术要求如下:
a) 脉冲宽度为0.45 μs±0.1μs;
b) 脉冲上升时间介于0.05 μs 与0. 1 μs 之间;
c) 脉冲下降时间介于0.05 μs 与0.2μs 之间;
d) 脉冲序列中任何一个脉冲相对于其他脉冲的幅度变化不超过1 dB。
4.1.1.2.6 应答脉冲位置偏差
应答脉冲序列中每一个脉冲相对于第一框架脉冲间隔容差应为±0.10
μs。应答脉冲序列中任一
脉冲相对于(除第一脉冲外)其他脉冲的间隔容差应为±0.15 μs
4.1.2.1 接收性能
4.1.2.1.1 接收频率
应为1030 MHz±0.2 MHz。
GB/T 12183—2018
4.1.2.1.2 灵敏度
在下列条件下,最低触发电平(MTL) 容限应为—77 dBm~—69 dBm:
a) 译码率应不小于90%;
b) 测试点为应答机天线端口。
4.1.2.1.3 带宽
4.1.2.1.4 动态范围
信号在 MTL+3 dB~-21 dBm之间时,应答率应不小于90%。
信号为—81 dBm 时,应答率应不大于10%。
4.1.2.1.5 模式间灵敏度变化值
当脉冲间隔和脉冲宽度为标称值时,各种模式之间灵敏度的变化应不大于1 dB。
4.1.2.1.6 镜频抑制
应不小于60 dB。
4.1.2.2 处理性能
4.1.2.2.1 应答条件
在满足下列所有条件下,应答率应不小于90%:
a) P₃ 幅度变化从低于P₁ 幅度1 dB 到高于 P₁ 幅度3 dB;
b) 在 P₁ 以后1.3μs~2.7μs间隔内没有收到脉冲,或收到脉冲的幅度至少比
P₁ 小 9 dB;
c) P₁ 、P 的幅度比收到随机脉冲幅度大10 dB。
4.1.2.2.2 不应答条件
出现下列条件之一,应答率应不大于10%:
a) P₁ 和 P₃ 脉冲之间的间隔大于或小于规定值1 μs ;
b) 脉冲特性、幅度与正常询问相似的单个脉冲。
4.1.2.2.3 寂静时间
识别到一个正确的询问后,在应答脉冲序列的持续时间内,A/C
模式应答机不应答其余任何询问。
寂静时间最迟在应答脉冲序列的最后一个脉冲后125μs 内结束。
4.1.2.2.4 旁瓣抑制
主要技术要求如下:
a) P₂ 幅度不小于P₁ 幅度,且 P₁ 和 P₂ 间隔为2μs±0.15μs时,应答被抑制;
b) 抑制时间为35μs±10μs;
c) 抑制应可在抑制时间结束后的2 μs 内再次触发。
4.1.2.2.5 脉冲宽度识别
主要技术要求如下:
GB/T 12183—2018
a) 收到的信号幅度在 MTL 到高于此电平6 dB 范围内,宽度小于0.3 μs 时
,A/C 模式应答机不
应答或抑制;
b) 除信号脉冲幅度的变化接近于一个询问信号外,在 MTL 到高于此电平50 dB
范围内,宽度大
于1.5 μs 的单个脉冲时,不应答或抑制。
4.1.2.2.6 回波抑制和恢复
A/C
模式应答机应具有回波抑制功能,以保证当空间信号出现回波时还可能正常运行。此功能应
满足4.1.2.2.4 中所述抑制要求。
灵敏度降低:在收到宽度大于0.7μs
的任何脉冲(即退敏脉冲)时,接收机应降低灵敏度,灵敏度范
围在退敏脉冲幅度到此脉冲幅度增加9 dB
之间,除在退敏脉冲后的第一微秒内,其他时候应不低于退
敏脉冲的幅度。
恢复:灵敏度降低后,接收机在收到信号幅度高于 MTL+50 dB 的退敏脉冲15 μs
以内,应恢复灵
敏度(MTL+3dB 以内)。恢复应是线性变化,平均速度应不超过3.5 dB/μs。
注:宽度小于0.7 μs 的单个脉冲,不要求降低灵敏度。
4.1.2.2.7 随机触发速率
在300次间隔相等的随机触发(随机触发信号速率不应超过载机平台上所有可能产生干扰的设备
最大的干扰水平)或30s
内(以较少者为准)的条件下,且无有效询问信号,应答机每秒不应产生超过
4.1.2.2.8 应答速率和应答速率限制
主要技术要求如下:
a)
速率:对15个脉冲编码的应答,应答机应具有至少每秒应答1200次的能力。除非只工作在
4500 m 高度以下的应答机,才允许应答机具有至少每秒应答1000次的能力;
b)
速率限制:应答机应具有应答速率限制能力,应答速率可调范围为500次/s~2000
次/s,或最
高应答率可少于2000次/s。应答率超过选定值的90%时,灵敏度应降低至少3 dB,
当应答率 超过选定值150%时,灵敏度应至少降低30 dB。
4.1.2.2.9 应答延时和不稳定性
主要技术要求如下:
a) 询问信号 P₃ 脉冲的前沿与应答框架脉冲 F₁ 前沿之间的延时为3μs±0.5μs;
b) 在 MTL+3 dB~MTL+50 dB范围内,应答脉冲序列的抖动(相对于P₃)
应不大于0.1 μs ;
c) 不同模式之间应答的延时变化应不大于0.2 μs。
4.1.2.3 发射性能
4.1.2.3.1 发射频率
应为1090 MHz±3 MHz。
4.1.2.3.2 发射功率
在应答机天线端口,发射峰值功率应在21 dBW~27 dBW 之间。只工作在4500 m
以下的应答
机,天线端口的发射峰值功率应在18.5 dBW~27 dBW之间。
GB/T 12183—2018
4.2.1.1 应答模式
应具备对 A 模式、C 模式、交互模式、S 模式4种询问模式的应答能力。 A
模式和C 模式询问格式
如图1所示,交互模式询问格式如图3所示,S 模式询问格式如图4所示。
style="width:8.47334in;height:3.42672in" />
图 3 交互模式询问格式
style="width:11.24666in;height:4.23346in" />2μs±0.05μs
2,75μs±0.05 us 1.25μs±0.05
μs
style="width:0.11691in;height:0.51462in" /> .02us
0.5μs
谢问脉冲 Pt P?
0.8μs±0.1μs 0.8μs±0.1μs
抑制脉冲
可能的相位
反转位置
P6 短:16.25μs±0.25μs
P6 长:30.25μx±0.25μ
0.4μs+0.05μs
上升沿:0.05
下降沿:0.05
0.8μs±0.1μs
图 4 S 模式询问格式
4.2.1.2 应答能力
S
模式应答机应至少符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10《航空电信》第四卷中定义的5级能力中一级的
要求。
4.2.1.3 应答特性
4.2.1.3.1 A/C 模式应答特性
同4 . 1 . 1 .2。
GB/T 12183—2018
4.2.1.3.2 S
模式应答特性
S 模式应答信号格式如图5所示。
应答数据块
style="width:12.14in;height:4.7333in" />
注:图中应答数据a 为位序0010 ……001的应答数据模块示例。
图 5 S 模式应答信号格式
4.2.1.3.3 特殊位置识别(SPI)脉冲
同4.1.1.2.3。
4.2.1.3.4 A/C 模式应答代码
4.2.1.3.4.1 A 模式代码
同4.1.1.2.4.1。
4.2.1.3.4.2 C 模式代码
同4.1.1.2.4.2。
4.2.1.3.5 S 模式应答代码
S 模式应答信息格式如图6所示。
style="width:0.80665in" />style="width:8.27337in" />style="width:8.27337in" />style="width:8.27998in" />style="width:8.24002in" />style="width:8.26661in" />style="width:8.27322in" />style="width:1.34662in" />style="width:1.44668in" />style="width:1.63989in" />style="height:0.39314in" />style="width:8.27322in" />style="width:8.27322in" />style="width:8.27998in" />style="height:0.39336in" />style="width:8.28659in" />style="width:1.35338in" />style="width:2.02in" />style="width:1.17339in" />style="width:1.16002in" />style="width:1.14028in;height:0.39375in" />class="anchor">GB/T 12183—2018
DF=0
DF=1
DF=2
DF=3
TF=4
DF=5
DF=6
DF=7
DF=8
AC:13
|
|
|
---|
00100 |
|
|
|
|
|
---|
00101 |
|
|
|
|
|
---|
270r83
|
---|
|
---|
短报文空空监视
(ACAS)
监视:高度应答
监视:代码应答
DF=9
VL— 10
DF=11
DF=12
DF=13
01001 270r83 P:21
|
---|
270r83
PI:24 全呼叫应答
|
---|
|
---|
LH=14 01110
|
---|
—2— AC:13 MV:56 AP:24 长报文空-空监视
DF— 17 10001 CA:3 AA:24 ME:56 Pl:24
DF=18 10010 CF:3 AA:24 MF:56 PI:24
IDJi=19 10011 AF:3 Military Application :104
DF=20 10100 FS:3 DR:6 UIM;6 AC:13 MB:56 AP:24
DF=21 10101 FS:3 TR:5 TJM:6 TT}:13 MB:56 AP:24
扩展断续振荡
扩展断续振满/非应答机
军事应用
通讯B 高度应答
通讯B 代码应答
DI=22 10110
-270r83
:24 军事运用(预留)
IDF=23 10111 -270r83 P :24
style="width:8.26661in" />
DF=21 1] KE:1 ND:4 MT:80 AP:24 通讯D(ELM)
注1: XX:M 表示分配 M 位的"XX" 字 段 。
注 2 : P:24 表示留给奇偶校验信息的24位字段。
注3:[N] 表示未分配的N 位代码,发送时这些位显示为“0”。
注 4 : 下 行 格 式(DF)0
到23,对应于应答信号的前5位。格式号24规定前面位由"11"起始,其他3位数据由询问信
号的内容确定。
注5:此图完整显示了所有格式,但其中部分格式尚未使用和设置。针对未使用的格式,将来可能设置为短格式
(56位)或长格式(112位)。
图 6 S 模式应答信息格式
GB/T 12183—2018
S 模式应答信息字段定义见表2。
表 2 S 模式应答信息字段定义
|
|
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4.2.1.3.6 应答脉冲波形
4.2.1.3.6.1 A/C 模式应答脉冲波形
同4.1.1.2.5。
4.2.1.3.6.2 S 模式应答脉冲波形
主要技术要求如下:
a) 脉冲宽度为0.5μs±0.1 μs;
b) 脉冲上升时间介于0.05 μs 与0.1 μs 之间;
c) 脉冲下降时间介于0.05 μs 与0.2 μs 之间;
d) 应答脉冲序列中任何一个脉冲相对于其他脉冲的幅度变化不超过2 dB。
GB/T 12183—2018
4.2.2.1 接收性能
4.2.2.1.1 接收频率
应为1030 MHz±0.2 MHz。
4.2.2.1.2 灵敏度
最低触发电平(MTL) 容限应为—77 dBm~—71 dBm。
4.2.2.1.3 动态范围
信号在 MTL+3dB~-21dBm 之间时,应答率应不小于99%。
信号为-81 dBm 时,应答率应不大于10%。
4.2.2.1.4 带宽和带外抑制
带宽:同4.1.2.1.3。
带外抑制:低于1005 MHz 和高于1055 MHz 时,带外抑制至少60 dB。
4.2.2.2 处理性能
4.2.2.2.1 A/C 模式询问
4.1.1.1 。
4.2.2.2.2 脉冲译码特性
4.2.2.2.2.1 A/C/S 全呼叫模式识别
询问信号在 MTL+1dB~-21dBm,P₄ 位置及宽度应满足图3中 A/C/S
全呼叫格式的要求,且
P₄ 幅度:
a) 大于 P。幅度 - 1 dB, 应识别为 A/C/S 全呼叫询问;
b) 小于P₃ 幅度-6 dB,应识别为 A/C 模式询问。
4.2.2.2.2.2 仅 A/C 全呼叫模式识别
询问信号在 MTL+1dB~-21dBm,P₄ 位置及宽度应满足图3中仅A/C
全呼叫格式的要求,且
P₄ 幅度:
a) 大于 P₃ 幅度 - 1 dB, 应不接受该询问;
b) 小于P₃ 幅度-6 dB,应识别为 A/C 模式询问。
4.2.2.2.3 询问脉冲位置容限
脉冲位置容限要求如下:
a) 若 P₁-P₃ 脉冲间隔在标准间隔(A 模式:8μs;C 模式:21μs)的±0.2 μs
内,则识别为有效 A/C 模式询问;
b) 若 P₁-P₃ 脉冲间隔在标准间隔的±0.2 μs 内,且 P₃-P₄
脉冲间隔在标准间隔的±0.05 μs 内,则 识别为有效的 A/C/S 全呼叫询问;
c) 若 P₁-P₃ 脉冲间隔比标准值偏差≥1 μs,则识别为无效的 A/C
模式询问、A/C/S 全呼叫询问
GB/T 12183—2018
以及仅 A/C 全呼叫询问;
d) 若在 P, 上升沿后的1.7μs~2.3μs时间内没有检测到 P 上升沿,则认为
A/C/S 全呼叫询问
无效。
4.2.2.2.4 询问脉冲宽度容限(A/C 模式询问)
若 P₁ 、P₃ 脉冲宽度在0.7μs~0.9μs,则认为 A/C 模式询问有效。
4.2.2.2.5 询问脉冲宽度容限(A/C/S 全呼叫询问)
A/C/S 全呼叫询问宽度脉冲容限要求如下:
a) 若 P₁ 、P₃ 脉冲宽度都在0.7μs~0.9μs,并且P₄
的脉冲宽度在1.5μs~1.7μs,则认为 A/C/S 全呼叫询问有效;
b) 若 P₄ 脉冲宽度小于1.2μs 或大于2.5μs,则认为 A/C/S 全呼叫询问无效。
4.2.2.2.6 窄脉冲的应答率
信号幅度在MTL~-45dBm 的范围内,如果 P₁ 或 P₃ 脉冲宽度不大于0.3
μs,应答机对 A/C 模
式询问或 A/C/S 全呼叫询问的应答率应不大于10%。
4.2.2.2.7 同步相位反转脉冲位置容限
同步相位反转脉冲位置容限要求如下:
a) 如果应答机根据 P₂ 脉冲来检测同步相位反转:
1) 当其在 P₂
上升沿后2.7μs~2.8μs被接收到时,则接受该同步相位反转脉冲;
2) 当其在P² 上升沿后小于2.55μs或大于2.95μs
时,则不接受该同步相位反转脉冲;
3) 当处于范围2.55
μs~2.7μs或2.8μs~2.95μs内时,可接受也可不接受该同步相位反转 脉冲。
b) 如果应答机根据 P。脉冲来检测同步相位反转:
1)
当其在P。上升沿后1.2μs~1.3μs被接收到时,则接受该同步相位反转脉冲;
2) 当其在P。上升沿后小于1.05 μs 或大于1.45μs
时,则不接受该同步相位反转脉冲;
3) 当处于范围1.05μs~1.2μs或1.3μs~1.45μs
内时,可接受也可不接受该同步相位反转 脉冲。
4.2.2.3 发射性能
4.2.2.3.1 发射频率
应为1090 MHz±1 MHz。
4.2.2.3.2 应答延迟和不稳定度
4.2.2.3.2.1 A/C 模式应答
4.1.1.2 。
4.2.2.3.2.2 A/C/S 模式全呼叫应答
P₄ 脉冲前沿和 S
模式应答信号的第一个前导头脉冲前沿之间的时间延迟应为128μs±0.5μs。
在 MTL+3dB~-21dBm 范围内,应答脉冲序列的抖动应不大于0.1 μs。
GB/T 12183—2018
4.2.2.3.2.3 S 模式应答
同步相位反转脉冲前沿和S
模式应答信号的第一个前导头脉冲前沿之间的时间延迟应为128μs±
在 MTL+3dB~-21 dBm 范围内,应答脉冲序列的抖动应不大于0.08 μs。
4.2.2.3.3 应答速率
4.2.2.3.3.1 A/C 应答速率
同4.1.2.2.8。
4.2.2.3.3.2 S 模式应答速率
应不小于50次/s。
4.2.2.3.4 断续振荡
S 模式应答机应能产生断续振荡信号,断续振荡信号的周期为1 s±0.2 s。
4.2.2.3.5 应答脉冲幅度差
4.2.2.3.5.1 A/C 模式应答脉冲幅度差
同4.1.1.2.5。
4.2.2.3.5.2 S 模式应答脉冲幅度差
应不大于2 dB。
4.2.2.3.6 寄生发射
待机状态下,输出功率应不大于-70 dBm。
应为1030 MHz~1090 MHz。
应为垂直极化。
应为水平全向。
应不大于1.5。
若平台无特殊要求,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高温环境条件。
GB/T 12183—2018
表 3 高温环境条件
单位为摄氏度
|
|
---|---|
|
|
若平台无特殊要求,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低温环境条件。
表 4 低温环境条件
|
|
---|---|
|
|
若平台无特殊要求,应能承受表5规定的温度冲击试验条件。
表 5 温度冲击试验条件
|
|
---|---|
|
|
应满足平台要求。
应符合 GJB 150.9A—2009 的有关规定或满足平台要求。
应符合 GJB 150.16A—2009 的有关规定或满足平台要求。
应符合 GJB 150.18A—2009 的有关规定或满足平台要求。
应符合 GJB150.15A—2009 的有关规定或满足平台要求。
应符合 GJB151A—1997 的有关规定。具体指标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应具有控制接口,电气接口根据平台确定。
GB/T 12183—2018
应具有气压高度接口,电气接口根据平台确定。
直流28V 或交流115 V, 应符合GJB181B—2012 的有关规定或满足平台要求。
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除另有规定外,所有测试应在下列测试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:
a) 温度:15℃~35℃;
b) 相对湿度:25%~75%;
c) 气压:86 kPa~106 kPa。
测试仪器、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:
a)
应符合被测产品标准规定的精度要求,其测量误差应小于被测指标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;
b) 应经过计量单位校准且在有效期内。
5.2.1.1 测试框图
测试框图如图7所示。
GB/T 12183—2018
style="width:8.90003in;height:3.08in" />应答机测试系统
ANT
端口
应答机
稳压电源
示波器
图7 应答模式和应答特性测试框图
5.2.1.2 测试内容
5.2.1.2.1 应答模式
4.1.1.1 中的询问模式时,检查应答机对选择的询问模式是否作出正
确应答。
5.2.1.2.2 应答特性
5.2.1.2.2.1 框架脉冲
设置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A
模式询问,选择代码为“0000”时,用示波器测试框架脉冲是否满足图2
的要求。
5.2.1.2.2.2 信息脉冲、应答代码、应答脉冲波形和应答脉冲位置偏差
设置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A 模式询问,设置 A
代码为任一代码,观察示波器是否有符合4.1.1.2.2
和4.1.1.2.4要求的所选代码的信息脉冲出现,且应答脉冲波形是否满足4.1.1.2.5的要求,应答脉冲位
置偏差是否符合4.1.1.2.6的要求。
5.2.1.2.2.3 特殊位置识别(SPI)脉冲
设置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A 模式询问,设置 A
代码为任一代码,按下识别按钮,观察示波器上框架
脉冲F₂ 之后是否有 SPI 脉冲出现,若有 SPI
脉冲出现,其存在时间是否满足4.1.1.2.3的要求。
5.2.2.1 接收性能
5.2.2.1.1 接收频率、灵敏度
按图7连接,设置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A
模式询问,调整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信号频率,是否满足
4.1.2.1.1的要求。
调整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电平,当测试系统译码率不小于90%时,测试系统输出的电平即为灵敏
度,观察其是否满足4.1.2.1.2的要求。
5.2.2.1.2 带 宽
采用应答机测试系统测试带宽,当测试系统应答率不小于90%时,观察其带宽是否满足4.1.2.1.3
的要求。
GB/T 12183—2018
5.2.2.1.3 动态范围
测试方法同5.2.2.1.1。调整应答机测试系统的输出电平,从 MTL
到高于该电平50 dB 范围内,观
测应答机测试系统,当译码率不小于90%时,是否满足4.1.2.1.4的要求。
5.2.2.1.4 模式间灵敏度变化值
测试方法同5.2.2.1.1。调整应答机测试系统的输出模式。测试各种模式的 MTL
即为模式间灵敏
度变化值,是否满足4.1.2.1.5的要求。
5.2.2.1.5 镜频抑制
测试方法同5.2.2.1.1。调整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镜像频率,且信号电平强度高于最低触发电平
60 dB,当译码率不大于10%时,是否满足4.1.2.1.6的要求。
5.2.2.2 处理性能
5.2.2.2.1 应答条件
按图7连接,用应答机测试系统观察,是否满足4.1.2.2.1的要求。
5.2.2.2.2 不应答条件
按图7连接,用应答机测试系统观察,是否满足4.1.2.2.2的要求。
5.2.2.2.3 寂静时间
按图7连接,操作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分别输入 A 模式和C
模式两个询问信号,并使询问信号 的重复频率均为500 Hz,
代码为"0000",且询问信号电平强度高于最低触发电平50 dB, 同时使 C 模式 P₁
前沿相对于A 模式 P₃ 后沿延时125μs。操作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逐渐缩短 C
模式 P₁ 前沿相对 于 A 模式 P₃
后沿的延时间隔时间,观察测试系统直至应答机对 C 模式不应答为止。此时,C
模式 P
前沿相对于A 模式
P。后沿的延时间隔时间即为寂静时间,且是否满足4.1.2.2.3的要求。
5.2.2.2.4 旁瓣抑制
按图7连接,使用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旁瓣抑制信号,观察其输出是否满足4.1.2.2.4的要求。
5.2.2.2.5 脉冲宽度识别
按图7连接,调整输入信号脉冲宽度,使其满足4.1.2.2.5的规定,观察其输出是否满足4.1.2.2.5的
要求。
5.2.2.2.6 回波抑制和恢复
按图7连接,输入规定的信号,重复频率500 Hz。 在 P₁ 前加入脉冲宽度为1 μs
的单个降低灵敏度 脉冲,使其信号强度高于最低触发电平50 dB。
将降低灵敏度脉冲后沿与P₁ 脉冲前沿的间隔由1 μs 变
化到15 μs,在产生90%应答率条件下确定 P₁ 和 P₃
的信号强度,观察是否满足4.1.2.2.6的要求。
5.2.2.2.7 随机触发频率
按图7连接,使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满足4.1.2.2.7约定的信号,观察应答机输出的响应是否满足
4.1.2.2.7的要求。
GB/T 12183—2018
5.2.2.2.8
应答速率和应答速率限制
按图7连接,输入规定的信号,重复频率从500 Hz~2000
Hz变化,测试应答机应答重复频率。增
大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,分别高于灵敏度3 dB 和30
dB,观察其输出是否满足4.1.2.2.8的要求。
5.2.2.2.9 应答延时和不稳定性
按图7连接,输入规定的信号,观察应答延迟和不稳定性,观察其输出是否满足4.1.2.2.9的要求。
5.2.2.3 发射性能
5.2.2.3.1 发射频率
按图7连接,输入规定的信号,观察发射机的发射频率,观察其输出是否满足4.1.2.3.1的要求。
5.2.2.3.2 发射功率
按图7连接,输入规定的信号,观察发射机的发射功率,观察其输出是否满足4.1.2.3.2的要求。
5.3.1.1 测试框图
同图7。
5.3.1.2 测试方法
5.3.1.2.1 应答模式
调整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,当产生符合4.2.1.1中的询问模式时,应答机对选择的询问模式作出
应答。
5.3.1.2.2 应答能力
按产品标准的规定方法进行测试。
5.3.1.2.3 应答特性
5.3.1.2.3.1 A/C 模式应答特性
同5.2.1.2.2。
5.3.1.2.3.2 S 模式应答特性
按图7连接,调整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为S 模式询问,观察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的结果是
否满足4.2.1.3.2的要求。
5.3.1.2.3.3 特殊位置识别(SPI) 脉冲
同5.2.1.2.2.3。
5.3.1.2.3.4 A/C 模式应答代码
同5.2.1.2.2.2。
GB/T 12183—2018
5.3.1.2.3.5 S 模式应答代码、应答脉冲波形
按图7连接,调整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输出为S 模式询问,观察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接收的应
答信号是否满足4.2.1.3.5的要求;观察示波器上应答脉冲波形是否满足4.2.1.3.6.2的要求。
5.3.2.1 接收性能
5.3.2.1.1 接收频率
按图7连接,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A 模式询问信号,在1029.8
MHz~1030.2 MHz
范围内改变RF 信号的频率值,将 RF 信号输出幅度设置为MTL+3dB, 从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
取此时 S 模式应答机的应答率是否不小于90%。
5.3.2.1.2 灵敏度
按图7连接,操作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 A 模式、A/S 模式全呼、仅
S 模式询问信号, 改变 RF 信号幅度大小,记录能使 S
模式应答机达到90%以上应答率的 RF 信号幅度的最小值,此时
RF 信号幅度为以上模式的灵敏度值,观察是否满足4.2.2.1.2的要求。
5.3.2.1.3 动态范围
按图7连接,操作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分别产生标准的 A 模式、A/S
模式全呼叫和仅S 模式询
问信号。在MTL+3dB 和 - 21 dBm 范围内以5 dB 的步进值改变RF
信号幅度大小,从S 模式应答机
测试系统上读取此时S 模式应答机的应答率。将 RF 信号幅度大小设置为—81 dBm,
从 S 模式应答机
测试系统上读取此时S
模式应答机的应答率,观察其结果是否满足4.2.2.1.3的要求。
5.3.2.1.4 带宽及带外抑制
带宽测试方法同5.2.2.1.2。
带外抑制测试方法: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A 模式询问信号,将
RF 信号的频率值
设置为1005 MHz, 将 RF 信号输出幅度设置为 MTL+60 dB,从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此时
S 模式应答机的应答率是否不大于10%。
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A 模式询问信号,将RF
信号的频率值设置为1055 MHz,
将 RF 信号输出幅度设置为 MTL+60 dB,从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此时 S
模式应答机的应答
率是否不大于10%。
5.3.2.2 处理性能
5.3.2.2.1 A/C 模式询问
同5.2.1.2.1。
5.3.2.2.2 脉冲译码特性
按图7连接,改变 P₄ 脉冲的幅度及 P₃
脉冲的位置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2.2的要求。
5.3.2.2.3 询问脉冲位置容限(P₁-P₃ 脉冲)
按图7连接,改变 P₁ 脉冲及P₃
脉冲的位置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2.3的要求。
GB/T 12183—2018
5.3.2.2.4 询问脉冲位置容限(P₄ 脉冲)
按图7连接,改变 P, 脉冲的位置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2.5的要求。
5.3.2.2.5 询问脉冲宽度容限(A/C 模式询问)
按图7连接,改变 P₁ 、P₃
脉冲脉冲的宽度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2.4的要求。
5.3.2.2.6 询问脉冲宽度容限(A/C/S 模式询问)
按图7连接,改变 P₁、P₃、P₄
脉冲脉冲的宽度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2.5的要求。
5.3.2.2.7 窄脉冲的应答率
按图7连接,改变 P、P₃ 脉冲的宽度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2.6的要求。
5.3.2.2.8 同步相位反转脉冲位置容限
分别调节同步相位反转脉冲上升沿到P₂ 、P₆
上升沿的间隔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2.7的要求。
5.3.2.3 发射性能
5.3.2.3.1 发射频率
按图7连接,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规定的询问信号,观察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的发
射频率值,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3.1的要求。
5.3.2.3.2 应答延迟和不稳定度
按图7连接,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A
模式询问信号,在MTL+3dB~—21
之间改变 RF 信号幅度大小,从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应答延迟时间和不稳定度。
dBm
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A/S 模式全呼叫询问信号,在MTL+3
dB~—21 dBm 之
间改变 RF 信号幅度大小,从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应答延迟时间和不稳定度。
操作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仅S 模式询问信号,在 MTL+3dB~-21
dBm 之间改变
RF 信号幅度大小,从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应答延迟时间和不稳定度。
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3.2的要求。
5.3.2.3.3 应答速率
按图7连接,操作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 A 模式询问信号,将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
的询问次数设置为1200次/s,RF 信号幅度设置为 MTL+3 dB,从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此时
S 模式应答机的应答率。
操作 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A 模式询问信号,将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的询问次数设
置为1500次/s,RF 信号幅度设置为 MTL+3dB, 从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此时S 模式应答机
的应答率。
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仅S 模式询问信号,将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的询问次数
设置为50次/s,RF 信号幅度设置为 MTL+3dB, 从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读取此时 S 模式应答机
的应答率。
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3.3的要求。
GB/T 12183—2018
5.3.2.3.4 断续振荡
按图7连接,打开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的专用菜单,观察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上S 模式应答机
发出的断续振荡信号的格式、内容和相邻两次断续振荡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。测试输出是否满足
4.2.2.3.4的要求。
5.3.2.3.5 应答脉冲幅度差
测试框图如图8所示。
style="width:6.85344in;height:2.98672in" />\$模式应答机
测试系统
ANT 端口
S 模式应符机
稳压电源
示波器
环行器
峰值功率计
图 8 应答脉冲幅度差测试框图
按图8连接,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 A 模式询问信号,将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
的询问次数设置为500次/s,用峰值功率计测量 A 模式应答脉冲的幅度差。
操作S 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产生标准的仅 S 模式询问信号,将 S
模式应答机测试系统的询问次数
设置为50次/s,用峰值功率计测量 S 模式应答脉冲的幅度差。
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3.5的要求。
5.3.2.3.6 寄生发射
测试框图如图9所示。
style="width:8.17331in;height:2.49326in" />频谱仪
ANT 端口
S 模式应答机
稳压
儿源
图 9 寄生发射测试框图
按图9连接,操作S 模式应答机处于待机状态。将频谱仪频率设为1090 MHz,
带宽130 MHz, 扫
描时间2 s
进行测试,此时显示的功率值即为寄生发射功率。测试输出是否满足4.2.2.3.6的要求。
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。
GB/T 12183—2018
按GJB150.3A—2009
的规定测试。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、中间检测、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和测
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 GJB150.4A—2009
的规定测试。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、中间检测、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和测
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GJB150.5A—2009
的规定测试。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、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和
测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 GJB150.2A—2009 的规定测试。其中工作和贮存测试压力为海拔高度15250
m(12 kPa)。 测
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、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项目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GJB74A—1998 中4.7.12.3.2的规定测试。测试持续时间为48 h。
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、中
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和测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GJB150.16A—2009
的规定测试。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、中间检测和
测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GJB 150.18A—2009
的规定测试。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、中间检测和
测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GJB150.15A—2009
的规定测试。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、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和
测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 GJB152A—1997
的规定测试。测试过程中的初始检测、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检测项目和测
试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。
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。
GB/T 12183—2018
测试项目由产品标准确定。
平均故障间隔时间(MTBF) 应按GJB 899A—2009 规定的方法进行。
平均故障修复时间(MTTR) 应按GJB 2072—1994 规定的方法进行。
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。
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。
根据7.2的要求,按产品标准、包装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,对照实物进行检查和试验。
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为:
a) 鉴定检验;
b) 质量一致性检验。
检验项目见表6、表7。
表 6 A/C 模式应答机检验项目表
|
|
|
|
|
|
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
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GB/T 12183—2018
表 6 ( 续 )
|
|
|
|
|
|
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
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
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|||||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GB/T 12183—2018
表 7 S 模式应答机检验项目表
|
|
|
|
|
|
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|||||
|
|
|
||||||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
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GB/T 12183—2018
表7(续)
|
|
|
|
|
|
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|||||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
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|
|
|
||||||
|
按GJB 74A—1998 中4.4的规定执行。
按GJB 74A—1998 中4.5的规定执行。
产品标志通常包含以下内容:
a)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;
b) 产品型号;
c) 生产批号;
d) 生产日期。
产品标志的其他要求应符合 GJB 74A—1998 中5.4的规定。
应符合 GJB 74A—1998 中5.4.3的规定。
产品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:
GB/T 12183—2018
b) 防护要求应符合 GJB 74A—1998中5. 1的规定;
c) 包装箱容器应符合 GJB 74A—1998 中5.2.1的规定;
d) 随机文件应符合 GJB 74A—1998 中5.1.10的规定。
包装好的 A/C 模式或S
模式应答机在不受雨、雪和烈日的直接影响下,适用于公路、铁路、水路、空
中等单一运输或上述任一组合运输。
运输的其他要求应符合 GJB 74A—1998 中5.3.1的规定。
包装好的 A/C 模式或S
模式应答机应贮存在环境温度为0℃~40℃,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%,无
酸碱腐蚀,无强烈机械振动,无强磁场作用和通风良好的库房内。
贮存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JB 74A—1998 中5.3.2的规定。
更多内容 可以 GB-T 12183-2018 空中交通管制机载应答机通用规范. 进一步学习